|
葛洪(284—364)晋丹阳句容人,字稚川,号抱朴子,从郑隐受炼丹术,后又师从岳父鲍靓,因战功拜伏波将军赐爵关内侯,我国古代思想家、医学家、化学家、印染业祖师,是东晋道教的集大成者,道教将其与许逊、张道陵、萨守坚并称“四大天师”。
葛玄(164—244)三国吴丹阳句容人、字孝先、葛洪之伯祖父,家世官宦,吴初,曾从左慈学道,受《太清丹经》、《九鼎丹经》、《金液丹经》,后授弟子郑隐,为东汉道教丹鼎派最高传授者之一,后世灵宝道士奉他为阁皂宗祖师,宋淙宁三年(1104)封冲应真人,淳佑三年(1243)封冲应孚佑真君,世称葛仙翁。
葛洪的《幕阜山记》中有一段这样的文字“山有石壁刻铭:禹治水,登此山。高于平地一千八百丈······有葛仙翁炼丹井,药臼尚存······有僧园日长庆,有宫日玉青”。
佛沙古井[2]这是葛洪告诉大家,师祖伯祖父葛玄在幕阜山修仙炼丹。幕阜山山势雄伟,风光秀丽,山上飞瀑流泉,洞天奇景,石室幽谷,确是道家修炼的好地方,它也是葛洪完成《抱朴子》一书的实验基地,其矿产十分丰富,炼丹用的铅、铜、丹砂、云母、硫黄、砂、金、等均有,又是个天然的大药库,有中草药植物175科、1301种,其中属全国和湖南省重点中药材239种,以至明朝大医学家李时珍追随桐君之足迹,来幕阜山寻找仙草奇药,并在万历6年(1578)将幕阜山所产的白术载入了《本草纲目》之中。从此平江白术视为地道药材,白术极品,并有“平术”的美名,清末贩入南洋的“平术”源头价格高达425块银元一担,葛洪在少年时代就生活在湖南,父亲葛悌是邵陵(湖南)太守,担任关内候之后,辞官前往平江,登上师祖葛玄、师父郑隐炼丹的幕阜山上写下了《幕阜山记》。并开始修道著书的生活,现幕阜山上的丹岩、舍身崖、下狮洞,仍在向世人诉说着葛玄、葛洪的往事。唐·李白游幕阜山时有诗云:“闻说神仙晋葛洪,炼丹曾此占山峰,庭前废井今犹在,不见长松见短松”,
元·许元信《幕阜山》:“我来绝顶无他事,为访仙人葛稚川”
。传说公元364年,一夜大雪纷飞,有一美妇到下狮洞找葛洪,言为父病采药迷路借宿,葛洪想自已是修道之人,单身妇女借宿恐有不妥,婉言拒绝了,第二天发现门前有被遗衣物,忙寻迹而去,在一悬崖边,又发现一缕青丝和满地血痕,知美妇已裹狼虎之腹。葛洪心想为赢一身清白却丢慈悲之心,羞愧万分,纵身跳下悬崖,妆扮成美妇的观音菩萨此时化作一朵祥云将其托起,葛洪80岁羽化成仙,悬崖因于得名“舍身崖”。
故事可以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然而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幕阜山岩耳,又称“云耳”,山珍,有凉血解毒之功效,它还有一个响亮的名称“葛仙米”,是葛洪在幕阜山首先发现而食用的,已载入湖南体育的“幕阜山拳”又名“龙虎争巢拳”也是葛洪在幕阜山看见巨蟒与虎争斗所发明的一套拳术,它以静制动,以柔克刚的招式带有明显的道家思想,这些就是道家推崇的服食和导引,它通过食疗和健身来达到人长生不老和成仙的目的,老龙沟漂水岩是葛洪在幕阜山的另一处炼丹台,《紫清真人集》中载有“真君访葛仙丹台于幕阜即此”,
清·钟灵的《幕阜山赋》“迄于东晋,流寓群仙,孝仙谈《太极》之诀,稚川成《抱朴》之篇”
指的是葛玄在幕阜山修道授徒,而葛洪在幕阜山著书立说,一山两葛仙这是幕阜山之幸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