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第一章 总 则 1
第二章 发展战略与发展目标 2
第三章 咸安区城镇体系规划 3
第四章 城镇性质、职能和规模 12
第五章 用地布局规划 12
第六章 空间管制规划 14
第七章 绿地系统与景观风貌规划 15
第八章 综合交通系统规划 16
第九章 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17
第十章 产业发展规划 18
第十一章 旅游发展规划 19
第十二章 市政设施规划 21
第十三章 综合防灾工程规划 24
第十四章 近期建设规划 25
第十五章 远景发展规划 26
第十六章 规划实施措施 26
第十七章 附则 28
附表一:建设用地平衡表(2030)
附表二:道路建设一览表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规划目的
为了保护向阳湖文化名人旧址,科学合理指导向阳湖核心区保护与开发的互促共生,打造“文、史、农、旅”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人文旅游渡假区,编制《向阳湖文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2012—2030)(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二条 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7年)》;
3、《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1年)》;
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
5、《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2008年)》;
6、《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5年)》;
7、《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2011年)》;
8、《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2005年)》;
9、《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1995年)》;
10、《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1998年)》;
11、《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2000年)》
12、《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2011年,湖北省)》;
13、《湖北省城乡规划条例(2011年)》;
14、《湖北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2006年)》;
15、《中共咸宁市委关于制定咸宁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草案)(2011年)》;
16、《咸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
17、《咸宁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7-2020)》;
18、《咸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2011年)》;
19、《咸安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8-2020)》;
20、《咸宁市向阳湖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总体规划(2009-2030)》;
其它相关法律、法规。
第三条 规划原则
一、以科学合理的工作方式和技术思路,本着严谨全面的科学精神,依照相关规范、标准进行规划。
二、 充分考虑规划的长远性和发展弹性,为向阳湖片区的远期发展留下余地。
三、将规划编制与实际情况和现行规划管理需求密切结合,突出城市规划作为政策性法规的宏观调控作用。
四、针对向阳湖片区区位、经济、自然环境、绿化景观和历史文化遗存的独特性,充分挖掘城市特色,并使之贯穿向阳湖文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中。
五、强调科学发展观、李鸿忠关于向阳湖发展的“文、史、农、旅”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强调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统筹全局,协调发展,做到“文、史、农、旅”四效合一。
第四条 指导思想
一、紧抓历史脉络,还原历史原真性,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制定保护与发展策略,在保护的前提下发展,以发展反哺保护;
二、树立“围绕经济抓环保、抓好环保促经济”的发展理念,把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地位。依托自然资源,以生态保护为重点,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社会健康发展的目标;
三、 制定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总体规划;建立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利益机制、互动网络;开展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项目布局;营造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合理环境;
四、考虑城市近期建设与远景发展结合,合理规划发展时序。
第五条 规划期限
近期:2012—2015年;远期:2016—2030年。
第二章 发展战略与发展目标
第六条 发展战略
一、合理确定向阳湖文化名人旧址的保护和发展模式,制定相关发展战略。
充分调研向阳湖文化名人旧址的历史背景与保存现状,结合自然资源和产业特色,合理确定该地区保护和发展模式,突出历史文化特色,融合自然生态产业,制定相应发展策略。
二、明确向阳湖片区性质与职能,科学预测和确定其发展方向及人口规模、用地规模。
通过研究向阳湖城市化进程中的前瞻性、综合性和战略性问题,进一步调整优化其产业结构,明确未来发展定位和职能。依托区域资源承载力,旅游发展趋势和产业需求,科学合理地确定未来向阳湖片区的规模。
三、整合历史文化和现代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业。
在国家对文化产业大力支持的政策背景下,结合向阳湖自身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生态农业优势,以建设AAAAA级旅游景区为目标,配套建设相关设施,推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业。
四、完善内外交通条件,构建合理便捷的交通体系,营造良好的慢行系统。
依托优良的交通区位,合理分级建设城市道路系统,形成便捷完善的交通体系。科学设置慢行系统,营造良好道路景观,街道界面,促进低碳出行。
五、合理确定城市空间布局和用地性质,统筹安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以水资源、农田资源等多种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为核心,积极协调城市建设用地扩张与市域生态基底维护间的关系,强化区域空间管制,统筹安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促进向阳湖片区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目标
至规划期末,向阳湖规划片区产业发展总量和质量明显提高,实现“文、史、农、旅”四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形成经济发达、产业多样、资源集约、环境友好,生态宜居、文化繁荣、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发展片区。
第七条 度假区人口规模预测
近期2015年2—3万人,远期2030年6—8万人。
第二十条 度假区性质
全国知名干校文化名人旧址,AAAAA级文化风景旅游度假区,湖北省当代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咸宁市生态农业示范区。
第二十一条 发展职能
保护历史文化名人旧址的原真性,合理制定发展策略,重点发展生态农业和旅游等产业,打造特色文化创意基地,将向阳湖建设成为文化生态旅游度假区。
第二十二条 度假区人口及用地规模
度假区近期城镇人口规模为2—3万人,建设用地规模5平方公里,远期人口规模为6—8万人,建设用地规模为11平方公里。
第五章 用地布局规划
第二十三条 建设用地发展方向
依托历史保护片区和现状建成区,形成组团式发展。
第二十四条 规划范围
规划以向阳湖17栋文化名人旧址、王六寨水库及章家湖片区为核心,规划面积约31平方公里。
功能结构及人口分布
规划形成“一核、两心、多片区、生态田园”的空间结构:
1、“一核”:
五七区历史文化核:依托五七区历史文化景观和章家湖自然风光形成历史文化核。
2、 “两心”:向阳湖生态绿心和章家湖生态绿心;
向阳湖绿心:沿向阳湖打造文化公园,建设向阳湖展馆群,承载文化展览等综合功能,结合自然水体形成如画风景,带动整个片区发展。
章家湖绿心:沿章家湖打造文化养生园及区域级公园绿地,形成章家湖生态湿地及生态渗透廊。
3、“多片区”:
3.1旧址保护区
对文化名人旧址等保护区进行划分,形成具有浓厚历史文化风貌的旧址保护区,传承向阳湖特色文化。
3.2展馆区
用以展示文化名人的相关作品以及其他文化艺术展品,发展文化展览产业和旅游业。
3.3文化创意区
发展文化相关产业,打造具有向阳湖特色的文化产业创新基地。
3.4文化养生园
以章家湖为中心,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养生园,包括向阳湖文化主题下的文化养生别墅群,酒店、购物区和综合疗养区。
3.5商业风情区
依托向阳湖的良好风光和区位优势,打造文化背景下拥有浓厚商业氛围的主题风情商业街区。
3.6旅游地产区
发展景区住宅、风景度假村、文化风情度假村,在游客集散地设置星级酒店、服务中心等。
3.7旅游集散区
结合景区入口打造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包括五星级标志酒店及旅游接待中心、商业设施等。
3.8田园社区
依托现有产业优势发展田园社区,兼具农业生产、科技示范、旅游观光、生态居住、休闲体验等功能,包括综合种植基地、莲塘、水产养殖基地、油菜种植基地、大棚生产区、农业研究展示中心、花卉苗木示范基地。
3.9生态农业观光区
以现有产业为基础发展生态农业,并进行种类处理使其兼具农业功能和观光功能,使其不但具有农业种植的功能,也具有供人游览的价值。
3.10农田体验区
发展农田产业,并提供人们可以进入游览的机会,给游客以近距离体验农田的机会,提供游客亲近自然的机会。
4、生态田园
以广大示范农田为绿色生态基底,依托现有资源优势发展生态农业园,包括综合种植示范基地、莲塘、水产养殖示范基地、农业研究展示中心、花卉苗木示范基地等。
第二十五条 居住用地规划
面积268.7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23.2 %;部分布置于向阳湖片区南部,借助周边良好的自然风光,打造宜居住区;另外,依托旅游业的发展,在展馆群以南集中发展旅游房地产。
第二十六条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
面积184.4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16.1%,在向阳湖周边打造向阳湖展馆群,集综合展览、文化交流功能于一体。
第二十七条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面积63.9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5.5%,主要布置于向阳湖文化公园周边,服务各类人群。
第二十八条 绿地
面积254.1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22.0%,分为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和广场用地,其中保留大量自然山体绿地,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景观空间。
第二十九条 居住商业用地
面积296.9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25.7%,借鉴前店后厂模式,形成集商业、文化产业及旅游功能于一体的空间。
第三十条 交通设施用地
面积153.4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13.3%,其中交通站场用地为11.4公顷(大型公建配建停车场不算入内)。
第三十三条 绿地系统规划目标
结合农田保护、水源涵养、文物古迹保护以及旅游资源开发等建设,开展向阳湖片区大环境绿化,使片区建设与自然有机融合。
利用地方人文、自然资源,挖掘规划片区历史文化内涵,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园林绿地系统。近期人均绿地面积21.9平方米以上,其中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0平方米以上,城市绿地率达20%以上;远期人均绿地面积25.9平方米以上,其中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8.1平方米以上,城市绿地率达25%以上。
第三十四条 绿地系统层次
绿地系统分为公共绿地、防护绿地、广场用地3个层次,规划范围内绿地总面积254.1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22%,人均25.9平方米。
第三十五条 景观风貌规划目标与原则
尊重自然,保护和强化向阳湖片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强调城镇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协调融合,创造独具特色的山水田园城市景观风貌。
尊重历史和重视文化时序的延伸,塑造具有浓厚文化特色的片区空间环境。增强公共开放空间的吸引力和趣味性,突出重点地段的控制和引导,体现现代化实体环境。
第三十六条 景观特色定位
规划提出“以水为脉、以路为枝、以绿为纲、以文为魂”的空间概念,以水、路、绿、文交叉互融格局作为空间景观原型,通过水网——贯穿片区组团的滨水风貌带,路环——串联功能片区的景观道路网,绿林带——连接片区组团的山丘林地资源,文化廊——打造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廊道,构筑人文与自然融合的生态型景观系统。
向阳湖依托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和人文风貌,引水入城,河湖联通,构建一条山水相依的生态景观渗透廊。南面通过完善路网,连通五七区、红旗区、向阳区等人文景观节点,营造一条人文景观文化廊。将向阳湖打造为现代农业、人文历史及生态旅游相结合的片区。
第三十七条 景观结构规划
向阳湖片区形成了“两廊、多节点”的景观结构。
两廊:规划两条主要廊道均为人文景观廊。人文景观廊是串联主要的人文景观点(五七桥、红旗桥、向阳桥及各个保护片区)的东西向廊道。多节点:规划区重要人文景观节点,包括五七区、向阳湖砖厂、红旗区、向阳区、向阳塔、向阳湖农场七队、向阳湖农场二大队、以及五七桥、红旗桥和向阳桥。
第三十八条 景观特色营造措施
一、 山水资源保护
1、全面实施城市“绿线管制”制度;
2、用法律手段加强城市绿地规划的实施管理;
3、拓宽投资渠道,加大绿化投资、建设力度。
二、建筑风貌控制
将建筑风貌分为居住社区、公共服务社区和农业观光区三个层面,根据不同层面实施不同的风貌控制策略。
第八章 综合交通系统规划
第三十九条 对外交通规划
依托规划研究范围研究向阳湖片区的对外交通,以形成系统性、全面性、完整性。京珠高速、城际高速、329省道均在研究范围内。
1、南部出入口
京珠高速与329省道在研究片区的南部交汇,通过咸宁南匝道将车流引入省道,有选择性的从省道各个接口进入向阳湖片区。
2、北部出入口
京珠高速与城际高速的互通交汇点处于向阳湖片区的东部,既是经济发展机遇的连接点,也是各种信息的交汇点。
3、西部出入口
城际高速与规划主干道的交汇点处于向阳湖片区的西部,作为规划片区的三个主要出入口之一,可分散片区内高峰时期的人流。
4、其他连接
结合横穿京珠高速的高架天桥与下穿通道,以及已有涵洞设置通道,加强向阳湖片区与咸安新城、咸安经济开发区之间的联系。
第四十条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1、路网结构
研究片区道路总体布局以方格网式+组团自由式布局相结合,区内道路按“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的系统划分。其中,次干道可划分为交通型次干道和游览型次干道。
2、主干道
主要构架为“两纵+三横”,并在规划范围外圈形成了干道环线,主干道以满足交通流畅为主,道路红线宽度为30m。
3、次干道
包括交通型次干道和游览型次干道。交通型次干道为各组团片区的主要骨架,承担各组团的交通,道路红线宽度控制为20m,依照自然地形,线形自由灵动;游览型次干道位于核心旅游区内部,仅允许电瓶车出入,不允许社会性车辆通行,道路红线宽度为14m。
4、支路
支路主要承担生活**通,完善细化整体路网,道路红线宽度控制为12m。
5、辅道
在省道一侧设置辅道,连接区内交通,以减少省道上开口;在京珠高速沿线部分路段设置辅道,加强各个片区内部道路之间的联系。
第四十一条 慢行交通系统规划
1、道路附设慢行系统
利用客流为主的道路构建系统的慢行线路,其中,沿道路人行道构建步行线路,沿道路非机动车道构建自行车线路。
2、滨水景观慢行线路
本次规划范围位于斧头湖南侧、西凉湖东侧,同时地块内的向阳湖、章家湖及淦河均与斧头湖联通,沿湖岸打造滨水景观慢行线路。
3、电瓶车游览线路
在核心旅游区内部仅允许电瓶车通行,不允许社会**通车辆进入。电瓶车游览线路布置在向阳湖沿线和章家湖沿线,核心区其他地区游览型次干道与两湖衔接,构成方格网式电瓶车游览线路。
第四十二条 静态交通设施规划
设置大型社会停车场共6处,一处位于旅游接待集散入口处,另外五处位于核心旅游区外围三个方向,每处用地面积为1.5—4.5公顷,社会停车场按照风景区停车场规划设计规范,总面积为16.5公顷。专用和公共建筑配建的停车场按公安部、建设部[88]公(交管)字90号有关文件和《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执行。
第九章 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第四十三条 规划原则
一、原真性原则:
保护历史地段内真实的历史文化遗存和周边环境,保持文物保护单位的原真性,使其成为向阳湖乃至咸宁市发展的历史见证。
二、整体性原则:
突出本地段的整体风貌特色的保护,除保护文保单位本身外,亦保护历史文化旧址周边的整体环境,即空间环境、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
三、统筹整合的原则:
在向阳湖文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的框架下,调整各组团用地构成及内部功能,整合各片区的综合服务中心;注入新功能用地,充分利用河流及绿地等开放空间,使得用地布局更加合理,以适合历史文化旧址的发展与延续。
四、永续发展原则:
地段内的建设更新和保护性合理利用紧密结合,坚持动态控制的方式,合理控制人口密度和建设强度,整治历史地段环境,改善基础设施配套,优化人居环境,注入旅游配套服务设施,使其成为保持历史特色的文化名镇。
第四十四条 规划保护内容
一、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保护历史文化旧址、空间形态、街巷格局以及沿街历史风貌,将其作为继承与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传统的物质载体。
保护文化名人旧址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关系,农业生产与居住的关系及生活空间与劳作空间的关系,使其更清晰的反映文化人生产生活场景。
保护向阳湖片区的文化名人旧址,对文化名人旧址在专家指导下进行修缮,做到“修旧如旧”。对文化名人旧址等的周边环境进行整治,并结合旅游规划对其进行合理利用。
保护向阳湖片区的水系和农业生态环境,进行环境整治,展现生态农业特点。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保护关于向阳湖的诗歌散文画作等,保证其继续流传,为片区增添魅力。
保护向阳湖片区传统的生活风貌,打造为生态休闲体验区,避免现代商业文化对居民生活的大面积快速侵蚀。
保护向阳湖其他有价值的地理名称,传统手工艺,行为景观等。
第四十五条 保护范围与控制要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湖北省文物保护管理办法》,本次规划将向阳湖历史文化片区的保护界限划分为三个层次: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区和环境协调区。
核心保护区主要是规划拟保护的文化名人旧址——17栋文化名人旧址、红旗区、五七区、二大队、七大队、砖厂等,以现存的建筑空间边界确定。围绕核心保护区,以道路或山体边界作为界限,综合考虑规划片区的建筑风貌和景观特色,根据相关规范拟向核心区外围扩大50-100米划定出建设控制地带。环境协调区为风貌区外围区域,规划拟向控制地带界限外围扩大200米左右并形成连续片区,将生态农业园、文化养生园囊括在内。
第四十六条 空间保护总体框架
1、传统格局保护
向阳湖水系、山体、道路网及保护区平面形态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与其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整体风貌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和协调性,必须加强保护。新规划道路、设施、建筑等不得破坏传统格局,从而有利于向阳湖原有空间格局的延续。
2、传统标志性建筑物的保护
向阳湖核心保护区内建筑为该地文化的地标景观,需要根据建筑现存程度,采取相应措施维持其标志性地位和恢复强化其文化象征功能。
3、传统村镇空间轮廓的保护
向阳湖核心保护区内轮廓模糊需明确划定,使其周围自然环境协调,并控制主要眺望点周围建筑高度,以保障视线的通达性。
第四十七条 保护开发策略
为切实保护向阳湖片区富有地方特色的历史风貌,在对建筑年代、风貌、质量分析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向阳湖现状,建筑保护整治坚持分类保护、尽量“不动”的规划理念,提出了保护修复、维修改善、保留控制、整治更新,历史建筑挂牌保护等针对不同保护价值建筑的保护开发策略。
同时,针对历史建筑所形成的历史环境提出了相应的环境整治规划,包括道路交通、绿化景观、环境卫生等多个方面。
第十章 产业发展规划
第四十八条 规划原则
一、 区域协作原则。
立足武汉城市圈,强化交流与合作,与发达地区优势互补、协作发展,融入咸安区产业组织体系,构筑范围更大、特色更强、规模更大的特色产业区。
二、产业发展与城乡建设协调原则。
强化生产要素的集聚利用,结合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发展需要,合理安排人口的空间配置。
三、 加快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原则。
强化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和重要生态保护地区的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促进交通区位及经济基础较好、且不属于重要生态保护区的地区发展,将向阳湖打造成AAAAA级旅游景区。
四、 品牌战略原则。
充分利用向阳湖“文化品牌”,发挥文化资源优势,以产业规模发展为着力点,全力打造区域、产品、企业等多层次品牌,推动全区产业从低层次、数量型向深层次、效益型转变。
五、 有效调控原则。
在有效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在产业整合、资源保护与开发、时序统筹、招商引资等全局和战略层面上的调控作用,引导向阳湖产业发展和布局调整。
第四十九条 规划目标
遵循“文、史、农、旅”相结合的思路,充分考虑当前中央精神、历史禀赋、当地条件、市场需要等,通过对以下四个省级产业基地的建设,将向阳湖片区打造成全国“历史文化保护和发展的示范点”:
1、着眼于中央精神,以“文”为核,打造“文化产业创新基地” ;
2、着眼于历史禀赋,以“史”为魂,打造“历史人文展示基地” ;
3、着眼于当地条件,以“农”为本,打造“生态农业示范基地” ;
4、着眼于市场需要,以“旅”为辉,打造“特色旅游示范基地”。
第十一章 旅游发展规划
第五十条 旅游规划目标与定位
面向全国各省市,兼有原真性文化景观和原生态自然景观的AAAAA级体验式景区。打造干校历史的回忆园,文化名人的沉思处,田园风光的休闲地,农耕文化的体验区。
第五十一条 旅游规划发展策略
1、资源整合:
充分利用现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和发展。
2、整体规划 :
摒弃单个景点开发的老思路,以大景区开发为核心创造大格局,实现整体开发。
3、市场聚焦:
充分利用本片区距离武汉市只有1.5小时车程距离的优势,前期着力拓展城市圈内游客市场,发展城郊旅游。
4、形象推广:
一方面与咸宁市、武汉市城市圈现有知名景点联合(采用联票、游线结合等方式),另一方面则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加大外宣力度。
5、事件营销:
通过各种特色活动、新闻事件的策划与宣传,制造新闻点,吸引公众注意力。
第五十二条 空间布局与旅游线路
一、空间布局:
1、历史风貌区
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以17栋文化名人旧址为首的核心保护区为历史风貌区,集中展现五七干校遗存下来的丰富历史文化内涵,吸引以文化探求为目的的游客。
2、向阳湖文化商业区
整合文化产业和商业休闲功能,形成复合功能的游憩文化商业区,服务当地居民、旅游人群等,形成自然环境良好、人文气氛浓厚的高价值区域。吸引对多样文化感兴趣的游客,并为各类游客提供配套服务。
3、旅游休闲配套区
包括旅游房地产的开发及相关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等,通过吸引外地度假游客提升地块价值,创造商业财富。
4、文化养生园
结合章家湖的自然风光打造文化养生园,包括依据向阳湖文化主题建设的文化养生别墅群区和酒店主体、购物区和综合疗养区等,吸引以休闲养生为主要需求的游客。
5、生态农业观光园
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形成既具有经济效益、又具有旅游观光功能的生态农业园,包括各主题种植基地,形成良好农业景观,吸引以欣赏风光为主要需求的游客。
6、农耕体验区
依托现有的良好农业资源,建设农耕体验区,给予人们回归自然的感受,吸引以休闲体验为主要需求的游客。
二、旅游线路:
规划结合旅游资源设计五条旅游线路,旅游线路如下:
1、精品游线:
向阳湖——17栋文化名人旧址——文化展示馆群——向阳塔公园——文化养生园;
2、文化主题游线:
文化养生园——17栋文化名人旧址——文化展示馆群——诗苑画廊——文化演艺博览中心;
3、山水田园主题游线:
向阳塔公园——向阳湖——文化堤——章家湖——奶牛养殖基地——生态农业区;
4、文化名人旧址主题游线:
文化展示馆群——17栋文化名人旧址——红旗区——文化养生园——五七区;
5、田园风光主题游线:
向阳湖——文化桥——文化堤——鱼塘——十里莲花——田园社区。
游览方式:通过对公共交通、步行交通和静态交通等的组织实现旅游线路与城镇功能线路的完美对接,从而策划出电瓶车线路、自行车线路、步行线路等不同的游线组织方式。
第五十三条 旅游业配套设施规划
依据向阳湖片区的旅游建设现状和旅游发展趋势,针对向阳湖片区内规划设置的旅游业相关配套设施,从近期至远期进行了相应规划,其中包括旅游住宿业、游客中心、旅游餐饮业、旅游购物娱乐设施和公共厕所、停车场及其他配套设施的规模,数量、规划思路、原则和管理思想,力求将向阳湖片区打造为有档次、有品味、名副其实的AAAAA级旅游景区。
第十二章 市政设施规划
第六十七条 近期建设规模
1、规划年限:2012-2015年。
2、人口规模:到2015年,研究范围内城镇人口6.5万人。
3、用地规模:到2015年规划范围用地13.5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8.7平方公里。
第六十八条 近期建设目标
加速推进向阳湖文化商业区的建设,初步形成以文化展示、文化创意、文化体验、生态农业种植与观光、商业贸易、旅游配套服务、娱乐休闲等产业为主的文化创新及生态旅游新城。
第六十九条 近期建设方向和要点
1、依据实际需求和向阳湖片区的综合土地供应指标,重点启动各片区的住宅区建设。
2、加速向阳湖文化商业区的建设,新建相应规模的文化展示馆、商业服务业设施及各类配套公共服务设施,营造良好的滨水生态景观,并围绕向阳塔建设良好生态景观的公园,全面实施交通优先策略,并建立一体化交通系统。
3、在农业生态区内进行点式规划布局田园社区及文化休闲度假村。
4、对斧头湖、西凉湖生态湿地加强保护;继续淦河两岸的整治,建设以生态休闲游憩为主题的滨河绿带。
5、扩建长江引水工程,建设规模10万吨/日,新建生态污水处理厂一座。实施斧头湖、西凉湖综合整治项目,加高加固堤防围堤等防洪工程、排涝洪闸工程,疏浚工程;
6、重点发展向阳湖优质水产养殖园、向阳湖奶牛良种场的农业园区。
7、近期建设项目包括入园迎宾大道、向阳湖文化展示馆、居民还建点、生态农业园、向阳湖文化公园、向阳湖文化生态旅游配套设施等。
第七十条 近期建设发展对策
1、区域协作
2、优先建设基础设施
3、审时度势,重点推进
4、环境和建设协调发展
5、优化用地布局,高效集约利用土地
6、建立多元化的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
第十五章 远景发展规划
第七十一条 远景发展规模
规划区远景发展人口规模为9.8万人,建设用地总量约11.5平方公里。
第七十二条 远景发展规划
城市远景发展应以向阳湖片内重点发展核心为依托外延发展,以充实、调整、改善、优化核心城区。建设用地重点考虑向阳湖AAAAA级旅游区的建设,形成各个组团片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配套设施,以本次规划为依托,并按需要拓展。
第十六章 规划实施措施
(二)制定产业集聚政策
大力发展旅游业和生态农业,进一步提高城镇特色经济的组织化程度。
继续大力发展和提高商贸流通、餐旅服务、旅游等第三产业,充分保证三产用地,做到商业、文教、医疗设施、旅游和物流等三产先导行业与规划、建设同步,增加城镇集聚力。积极培育社区服务、文化传媒、旅游休闲、中介服务等第三产业,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
搞好房地产综合开发经营,改善物业管理,建立良性循环的住宅建设、流通新机制。通过大力发展住宅产业,搞好城市和城镇连片开发,带动基础设施和商业文化娱乐设施建设,为建筑业和房产地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和持久动力。
附表二:规划范围道路一览表
序号 道路名 类别 走向 长度(千米) 红线宽度(米) 标准横断面
1 京珠高速 高速公路 南北向 5.99 32 0.0+32.0+0.0
2 向阳竖三路 辅道 南北向 1.25 12 0.0+2.5+0.0+0.0+7.0+0.0+0.0+2.5+0.0
3 向阳竖四路 辅道 东西向 1.2 12 0.0+2.5+0.0+0.0+7.0+0.0+0.0+2.5+0.0
4 向阳竖六路 辅道 南北向 0.8 12 0.0+2.5+7.0+2.5+0.0
5 迎宾大道 主干道 南北向 0.8 30 0.0+2.5+25.0+2.5+0.0
6 景区干道 主干道 南北向 0.03 30 0.0+2.5+0.0+0.0+25.0+0.0+0.0+2.5+0.0
7 经开大道 主干道 南北向 2.51 30 0.0+2.5+0.0+0.0+25.0+0.0+0.0+2.5+0.0
8 规划横一路 主干道 东西向 4.92 30 0.0+2.5+0.0+0.0+25.0+0.0+0.0+2.5+0.0
9 规划横二路 主干道 东西向 5.47 30 0.0+2.5+0.0+0.0+25.0+0.0+0.0+2.5+0.0
10 规划横三路 主干道 东西向 3.18 20 0.0+3.0+0.0+0.0+14.0+0.0+0.0+3.0+0.0
11 规划竖一路 主干道 南北向 4.4 30 0.0+2.5+0.0+0.0+25.0+0.0+0.0+2.5+0.0
12 规划竖二路 主干道 南北向 2.01 30 0.0+2.5+0.0+0.0+25.0+0.0+0.0+2.5+0.0
13 向阳横一路 主干道 东西向 1.42 30 0.0+2.5+0.0+0.0+25.0+0.0+0.0+2.5+0.0
14 向阳竖一路 主干道 南北向 1.46 30 0.0+2.5+0.0+0.0+25.0+0.0+0.0+2.5+0.0
15 五七横一路 交通型次干道 东西向 0.44 20 0.0+3.0+0.0+0.0+14.0+0.0+0.0+3.0+0.0
16 五七竖一路 交通型次干道 南北向 0.42 20 0.0+3.0+0.0+0.0+14.0+0.0+0.0+3.0+0.0
17 五七竖二路 交通型次干道 南北向 0.64 20 0.0+3.0+0.0+0.0+14.0+0.0+0.0+3.0+0.0
18 向阳横二路 交通型次干道 南北向 0.56 12 0.0+2.5+0.0+0.0+7.0+0.0+0.0+2.5+0.0
19 向阳横三路 交通型次干道 东西向 0.81 20 0.0+3.0+0.0+0.0+14.0+0.0+0.0+3.0+0.0
20 向阳横四路 交通型次干道 南北向 0.92 12 0.0+2.5+0.0+0.0+7.0+0.0+0.0+2.5+0.0
21 向阳竖二路 交通型次干道 南北向 1.35 12 0.0+2.5+0.0+0.0+7.0+0.0+0.0+2.5+0.0
22 向阳竖五路 交通型次干道 南北向 0.37 12 0.0+2.5+0.0+0.0+7.0+0.0+0.0+2.5+0.0
23 观光一大道 交通型次干道 东西向 4.77 12 0.0+2.5+0.0+0.0+7.0+0.0+0.0+2.5+0.0
24 观光二大道 交通型次干道 南北向 4.52 12 0.0+2.5+7.0+2.5+0.0
25 观光三路 游览型次干道 南北向 1.95 12 0.0+2.5+0.0+0.0+7.0+0.0+0.0+2.5+0.0
26 观光二路 游览型次干道 南北向 1.92 12 0.0+2.5+0.0+0.0+7.0+0.0+0.0+2.5+0.0
27 观光一路 游览型次干道 东西向 2.49 12 0.0+2.5+0.0+0.0+7.0+0.0+0.0+2.5+0.0
28 环湖一路 游览型次干道 南北向 5.33 8 1.0+6.0+1.0
29 环湖二路 游览型次干道 南北向 3.48 14 0.0+2.5+0.0+0.0+9.0+0.0+0.0+2.5+0.0
30 入环一路 游览型次干道 南北向 0.25 14 0.0+2.5+0.0+0.0+9.0+0.0+0.0+2.5+0.0
31 入环二路 游览型次干道 东西向 0.4 12 0.0+2.5+0.0+0.0+7.0+0.0+0.0+2.5+0.0
32 核心景观一路 游览型次干道 南北向 2.04 14 0.0+2.5+0.0+0.0+9.0+0.0+0.0+2.5+0.0
33 核心景观二路 游览型次干道 南北向 2.5 12 0.0+2.5+0.0+0.0+7.0+0.0+0.0+2.5+0.0
34 核心景观三路 游览型次干道 南北向 1.12 12 0.0+2.5+0.0+0.0+7.0+0.0+0.0+2.5+0.0
35 核心景观横一路 游览型次干道 东西向 2.56 12 0.0+2.5+0.0+0.0+7.0+0.0+0.0+2.5+0.0
36 核心景观横二路 游览型次干道 东西向 0.61 14 0.0+2.5+0.0+0.0+9.0+0.0+0.0+2.5+0.0
37 五七路 游览型次干道 南北向 2.84 14 0.0+2.5+0.0+0.0+9.0+0.0+0.0+2.5+0.0
38 滨河路 游览型次干道 东西向 2.58 14 0.0+2.5+0.0+0.0+9.0+0.0+0.0+2.5+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