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目前为止,核电建于人烟稀少的海边为多。原因是,由于海水特有的高浓度盐分和多离子成分,核电站即使发生事故有泄漏,海水能迅速对所有核裂变产物鳌合、络合、分散、稀释,又很快随海流进入海洋深处,可不用担心废水渗漏到人们可能饮用或间接饮用的河流与地下水系、农田、生活环境区域,故对人类生活的直接影响相对较小。然而不幸的是,这一规律被打破了,就在咸宁通山,这个丘陵山区,长江支流上的一座水库边,将建造内陆的第一座核电厂。咸宁核电依托于水库建造,如果发生核事故有泄漏,则情形与海边建造的相反,不可避免地对环境造成永久的破坏,对周边人民生命造成长期的伤害。咸宁核电处于山区,在核事故出现时如何救灾也是没有先例的(须知,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有50万人救灾)。如果咸宁核电出现了核灾难,当局者可能都不知如何应对。它的旁边不再是海洋,而是像武汉、九江、岳阳那样的上百万人、几十万人的城市,影响到什么程度不得而知。所有这么多的不确定因素,意昧着咸宁核电项目的安全性可能有人们还不知的隐患。核灾难不是发洪水、不是地震,是影响几十代人的灾难,是人类最可怕的灾难,想来使人毛骨耸然。特别是,咸宁核电项目是争来的,为了争核电项目,地方主管说尽好话,而不顾科学道理,他们一心想到的是GDP,而很少考虑周边地区人民的子孙后代的福祉。经验告诉我们,凡是争来的项目,都有许多隐患。基于此,强烈建议停止核电项目在内陆建设,停止咸宁核电项目,还老百姓一个子孙万代的太平日子,免除核灾难而产生的恐怖。咸宁通山一带是我的故乡,那里到现在还不发达,想发展经济是人心所向。但是,决不能引入核电这一人类到目前为止还未完全掌控的项目。我要理直气壮地说,在核电项目和贫穷之间,应毫不犹豫地抛弃核电,宁愿守住家乡的那份原生态的宁静环境,让子孙后代有发展的空间,而不是留给他们可能发生的核灾难,使他们时刻处于恐怖的生存环境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