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流年若年

通城治瑶护瑶大将军千户长吴六六公及其后人佚事

[复制链接]

0

主题

14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nicewyw96 发表于 2013-10-11 16: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nicewyw96 发表于 2013-10-11 16: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nicewyw96 发表于 2013-10-11 16: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冲瑶族村民歌之一《十把扇子》
十把扇子
  
一把扇子连连,多多喜哟溜溜,这把扇子哎哎哟,郎买的呀干哥哥,
郎买扇子连连,花了钱哟溜溜,做双鞋子哎哎哟,送郎穿呀干哥哥。
二把扇子连连,二面花哟溜溜,姣连爱我哎哎哟,我爱她呀干哥哥,
我爱亲哥连连,年纪小哟溜溜,亲哥爱我哎哎哟,一朵花呀干哥哥。
三把扇子连连,是清明哟溜溜,姑嫂二人哎哎哟,祭祖坟呀干哥哥,
嫂嫂哭得连连,好伤心哟溜溜,妺妺哭得哎哎哟,昏昏沉呀干哥哥。
四把扇子连连,四四方哟溜溜,红漆桌子哎哎哟,摆中堂呀干哥哥,
两边坐的连连,丞相女哟溜溜,中间坐的哎哎哟,少年郎呀干哥哥。
五把扇子连连,是端阳哟溜溜,扇子落在哎哎哟,大路上呀干哥哥
老人拣到连连,将钱取哟溜溜,后生拣到哎哎哟,进绣房呀干哥哥。
六把扇子连连,是炎天哟溜溜,扇子放在哎哎哟,枕头边呀干哥哥,
一扇二扇连连,凉风起哟溜溜,三扇四扇哎哎哟,扇郎心呀干哥哥。
七把扇子连连,七叶开哟溜溜,南京买到哎哎哟,北京街呀干哥哥,
不是亲哥连连,买不到哟溜溜,不是亲哥哎哎哟,带不来呀干哥哥。
八把扇子连连,是中秋哟溜溜,姑嫂二人哎哎哟,来梳头呀干哥哥,
嫂嫂梳起连连,盘龙髻哟溜溜,妺妺梳起哎哎哟,凤凰头呀干哥哥。
九把扇子连连,是重阳哟溜溜,姑嫂二人哎哎哟,去烧香呀干哥哥,
嫂嫂烧香连连,求儿女哟溜溜,妺妺烧香哎哎哟,求少郎呀干哥哥。
十把扇子连连,是十把哟溜溜,婆家大轿哎哎哟,来娶亲呀干哥哥,
接到半路连连,吹吹打哟溜溜,接到屋里哎哎哟,拜祖宗呀干哥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nicewyw96 发表于 2013-10-11 17: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冲瑶族村明代必能公传奇
  
一、    特殊的背景
1360年徐寿辉为部将陈友谅所杀,陈友谅在武昌称帝,国号汉,通城属陈友谅势力范围;1363年朱元璋在鄱阳湖与陈友谅决战,陈友谅大败被杀;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1380年(洪武十三年)朱元璋杀胡惟庸丞相,废丞相制,罢中书省,分相权于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改大都督府为前、后、左、右、中五军都督府和兵部共掌军权,以加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1387年(洪武二十年)朱元璋开始在全国丈量土地,造鱼鳞册,实施大民族汉化政策,通城隶属武昌中军都督府,祖上获免赋税的瑶民因赋税的加重再一次开始大量外迁,到1393年洪武皇帝九洗湖广,土地造册基本完成,瑶民大部分迁入湖南、广东、广西等地;1393年,凉国公蓝玉被杀,株连九族,全国各族受牵连,死者达二万多人;此后长江、黄河连续几年特大洪灾(俗称洪水淹天),江西、河南、安徽、湖北等地难民又一次大批涌入通城、临湘、崇阳等地的高山丘陵地带。
二、    源远的胡姓
因战争和水灾,胡姓始祖太一公(一世)大约在宋、元时代迁入通城,太一公最初落户在石南的五甲祠堂,太一公娶妻生小七(二世),小七生仲六和仲七(三世),仲六生原八和原十(四世),原十的第三个儿子名安礼(五世),生明洪武1373年,殁明宣德1428年,葬施家屋场,即今挂树蛇王字穴,原赞:恢宏先绪,培植世泽,螽斯麟趾,重吟南国,其妻孙氏,生于明洪武1377年,殁于明景泰1455年,葬烟竹坡何家畈鱼形,她生了九个儿子:得仁、得文、得清、得才、得富、得贵、得荣、得华、得胜(六世),九子之中唯得富酷似其父,得富名福十,生明永乐1408年,殁于明弘治1500年,享年92岁,葬汤家畈仓库虎形山子午向,原纪:脱略不羁,文有晋稽康之风,刚断有回,武有唐尉迟之气,昔恭身致通显康,子绍亦获仕进,公之子孙累累发越,方之二公盖不亚也。英风芳躅,追古轶今。简册光耀,曾有几人。娶妻王氏,葬向家畈挂树蛇形七寸穴,无出,续配何氏,生于明1418年,因生子有三:必能、必琛、必武,死后与夫合葬汤家畈仓库虎形山,生有四个女儿,长女嫁程本元,次女嫁李万诚,三女嫁李仕深,四女嫁黄朝政。
得富的长子必能公,极似其父,文亦有晋稽康之风,,武也有唐尉迟之气,名寿十,生于明宣德1433年,殁于1505年正月十八日辰时,于1507年改葬通城丰衣李志南屋场上手鸭矢冲牛形癸山丁向,原纪:抱负不常,游京师,慨然以民社为心,迨王珰专恣土木灾起因,谓时事大不可为,退憩邱园,鄂有江南经商纷纠,不能自理,公为剖理,因成密交,讬之以孤。公教、娶完成,授以里居,孤子颂祝,则曰:吾不食言耳,于汝何德!邑荒歉,几不举火,公忧之,倾积贷之,又购麦四百石,计口遍给,活数千户,邑人德之,称以家长田宅湖山动,为子孙百代胜算,使得享其利,周制不迁以有功德也。於戏!我公其没不忘也哉。田宅湖山注:公六子一女各授田五百四十五亩,长子继昂半之,所遗卢宅惟程家寮(今大坪龙合村)传暹(XUAN)子京国失与黎姓,毛家屋场传旸二公,其孙萱兰失与黄姓,其来苏、土坳、丰衣志南、北港等共计二十一所,湘邑天湖(今湖南洞庭湖)为后人渔区,远置弃山,则惟湘之长平夏港豪壁风苗,俱现在之东源峒(今内冲瑶族村)方径二十里许,断峰山、石灰山跨数郡邑,子孙农桑计也,历今十余世守成且利赖之也。原配李氏,生明宣德1433年,殁明弘治1499年,与夫合穴,无出;续配涂氏,生卒年月不详,无出;三配殷氏,住鄂城,钱局公之女,为赘育二子宏、汉,十七年甲子(1504年),公以东源冲岳姑山遭骆氏朝凤、鼎抅讦羁鄂,次年寿终,殷氏未奔丧,故不得归二子,办依母别徙,生子六:昱一、旸二、昂三、晙四、暹五、昶六公,女适李志升令其改胡姓即斌七公。必能公之弟必武,武功超群,生明正统1438年,殁嘉清1522年,原纪:事循物理,不逞才而乘张,制安本分,不倚富而侈肆,月旦韪之,誉望著闻,正德初,皇恩奖余循良,宠公冠带,虽命之荣亦品行之侵。原配姚氏,生明1436年,殁明1516年,葬东源洞别泪埂侧辜家冲,子午向。原纪:身躯肥厚,两耳大垂,言谈举止且自从容,三子皆成大家非偶然也。(迁通城胡姓始祖前二十八世派系:大小仲原、安得必丹、朝庭中世、学楚运开、允振昌衡、克光先从、仁宜昱志)
三、    神奇的传说
大量的民间调查证实,内冲瑶族村明代胡必能公18岁中进士,承父之衣钵,文武双全,系通城胡姓七世,皇赐迪功郎,出任武昌中军都督府,在任期内一面做官一面在家乡置田、地、湖、山等,建寺庙祠堂,修桥铺路,将总部设在东源洞朗坪古瑶民分别的别泪埂屋场,后嫌名字难听改名为必能埂屋场,又在山脚(现内冲村村委会对面)修建祖宗祠堂,让长子继昂居之,侧边叫六房屋场,令六子昶居之,四子晙居大坪叶家坪(四子晙之后代姐弟二人,姐嫁来苏上屋黎家,兄妹两家同时下地基脚,叶家坪与来上屋黎家屋场形式一模一样,且叶家坪老四派系行走较慢,现在三十多岁的人都是光字辈份,而武汉那边派系三岁孩儿都有振字辈份。),蓝家坑、大风塝、平江、北港、岭源、龙源、丰衣志南、临湘等地其他兄弟子侄居之,他在内冲生有六子一女,除长子昱(YU)公外,其余子女每个分田地五百四十五亩,长子昱担任族长,得土地为所有子女总数之和的一半,在明朝大民族政策这面大旗的保护下,将汉、瑶杂姓全部排挤出去,惟有内冲村胡楚湾有一户与其同姓的瑶姓允其并入自己派系,民间流传必公的一句话:买下岳姑山,木柴任吾担;购下汤家畈,白米碗中饭;占有湘邑湖,盘里有鱼餐。
必公在剖理江南经商纠纷其间第三次娶一貌美如花的娇妻,后移居内冲朗坪别泪埂屋场,殷太婆生有六子一女,必能公为凑齐七子团圆,将小女婿改为胡姓,取名斌七公,四十岁后因与江南众多商人成密交,在武汉再纳一妾,后又生七子,四配妻子及其子女未载入胡姓宗谱。卸任之后的必公很少来通城,长住武汉,然而在必公晚年,大坪来苏附近的骆家(今骆家村)新崛起一个家族,文才武略不亚当年的必能公,几十年前为报被赶之仇,在必公晚年回通城时探知确信,骆氏朝凤将必公羁押去武昌府,并告他强占民地,年老的必公在严刑拷打之下已是气息奄奄,1504年底武汉的儿子来通城送信,住在内冲的昶六公对昱一公说:“哥,你们二十八先过年,我今天动身去武昌探监,然后再上堂打官司,我回来后你们再去!”众人商量后同意(岳姑山部分人提前过年习俗源于此)。然昶六公承父衣钵,文武双全,又是当时著名的朝师,二十九日开堂胜诉,必能公无罪释放,回到武汉老家,昶公中途与昱公相遇一同回通城岳姑山过年,必能公回家后,当晚嗑然长逝,去逝之后,武汉七子商议不通知通城子女私下埋葬,到了正月十八日,在新任督府的翰旋之下,于武昌府衙大堂摆下四具棺木,督府道:“四副寿棺之中有一副是府公,先让大房选两副,余下的交小房,望府公一路走好!”内冲六子一女将棺木抬回通城之后打开一看全部是石头和石灰,众人心中不服。1507年在族人的强烈要求下,武功高强的昶六公带人去武汉逼对方道出真相,最后将必能公棺木取回葬丰衣的李志南屋场的鸭矢冲牛形。而败诉的骆氏终因昶六公的强大势力而远走他乡,骆家屋场迅即被吴姓买下。
四、    后人的评价
家族的纷争,一代代英雄豪杰的崛起,就如战国七雄一样,然而历史是公正的,民间公正的评价是:一、必能公有功,在大民族中央集权的政策下,将瑶姓汉化、融合,让老弱病残的瑶民有安身乐业的栖身之所,使得瑶文化在通城得以传承、发展并发扬光大,如大坪花墩的雷家坡雷姓(后被迫外迁),李家村、丰衣、詹桥、东冲水库边等地的李姓,花墩村周带的周姓,花果园水库边的邓姓,湖南壁山乡、崇阳金不湾的沈姓,大坪八屋、满天石、七屋等地的黄姓,内冲胡楚湾的胡姓,还有壁山乡蓝家冲的蓝姓,他们系花蓝瑶的蓝姓,他们八十岁以上的老人还知道他们的祖上住东源冲(大坪内冲村)的蓝家坑,且祖宗将壁山乡所住之地改为蓝家冲。当然,胡姓家族势力的壮大,汉姓也被列在大民族化之列,如现今内冲村朗坪仇屋场的仇姓,蔡岭坑的蔡姓,马家山的马姓、程父冲的程姓、何家楼的何姓、金鸡坑的金姓、戴壹屋的戴姓、陈家塝的陈姓、范形埂的范姓、舒路屋的舒姓、田庄水库之上的辜家冲的辜姓(必公之弟必武妻的石坟尚在),道远屋的道姓等等,总之除胡姓之外,古内冲村汉瑶杂居的48姓到后来仅剩胡姓一脉。二、必能公有功,他在处理江南商人的纠份其间,因天灾人祸,民间几不举火,他倾积而贷,再购麦四百余石,计口遍给,养活了数千户人家(每家人口约六到七人),家乡人因其德高望重,推为族长,因而田宅湖山动,并允其周制不迁,他为国家、为人民亦贡献巨大。三、必能公亦有过,为了家族的利益,为了子孙百代胜算,他令内冲村胡楚湾的瑶族胡姓并入自己的派系,将其他瑶姓、汉姓全部强行买下屋场,他们被迫南迁到湖南的壁山、龙源、詹桥等地。
五、    笔者的观点
大面积的民间调查发现瑶人并不是人们传说的全部迁徙走了,试想在特殊的时代,交通不便,恶劣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之下,一个有着优秀智慧和文化的民族怎会全部迁走呢,为了保存瑶脉年轻力壮的迁走了,七老八十的和三两岁的孩童又如何能走?他们也能跋山涉水?经济条件好的、找到了落脚点又有能力的可能会回来接老小,经济能力弱的又无能为力的瑶民只能任凭家中老幼被汉化或被赶入山旮旯了!这就是为什么通城人的文化与湖南、广西、广东等地瑶民文化极为类似的原因。另外一直到改革开放的八十年代,内冲尚有许多胡姓人精通武功亦源于其祖上必能公。据调查,在必能公所住的别泪埂屋场,当时习武的人数达八十多人,整个屋场住了一百八十多人,每天清早屋场右边的石砌小塘边洗衣服的女性就有十多个。每年正月初二开始,20到30岁的男性后生组成两条金龙,玩龙的队伍从别泪埂屋场出发经三仙下棋的朝天坪、田庄至通城再由通城到石南、北港、岭源、丰衣、庄前、叶家坪、大坪、来苏、四甲铺等地转内冲的胡楚湾、金鸡坑、祠 堂、戴壹屋、道远屋、程父冲、蓝家坑、大风塝等地至别泪埂,历时近半个月。
注:以上资料仅供瑶文化爱好者研究参考,欢迎批评指正。
作者:湖北省通城县大坪乡杨部中学教师  吴英伟
2013年10月10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nicewyw96 发表于 2013-10-11 17: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通城大坪内冲瑶族村民歌之二《十月采茶》
          十月采茶

正月里正月正,如何等到茶叶青,姐他约也,心中只想我茶人,
  
二月里百花开,红茶客人写信来,姐他约也,三月十五挂招牌,
  
三月里是清明,红茶客人进山林,姐他约也,奴家打扮接客人,
  
四月里是立夏,梳妆打扮去采茶,姐他约也,哪个客人不爱她,
  
五月里是端阳,幺姑身上吊麝香,姐他约也,麝香引来少年郞,
  
六月里是炎天,漂白袿子手托肩,姐他约也,桃红裤子扫脚边,
  
七月里七月半,红茶收了一大半,姐他约也,日落西山茶姐欢,
  
八月里是中秋,红茶客人把称收,姐他约也,把姐收得眼泪流,
  
九月里是重阳,红茶客人要回乡,姐他约也,打酒作肉待亲郞,
  
十月里小阳春,红茶客人动了身,姐他约也,眼泪汪汪送情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